很多人闲来无事总喜欢挖耳朵,甚至挖耳朵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(即采耳)。大家通常认为,耳屎是耳朵里产生的脏东西,是需要清理干净的。但真相真的如此吗?
耳屎到底是什么?
耳屎,是外耳道皮肤上腺体分泌的淡黄色粘稠物质,医学上称之为耵聍(俗称耳垢)。耳屎主要分为两类,一类是干性耳屎,耳屎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,俗称“干耳”,我国大多数人属于此类;另一类是湿性耳屎,耳屎似粘稠的油脂,俗称“油耳”。
耳屎的秘密:我很“脏”,但我很健康
耳屎,其实是耳朵天然的保护伞。
1. 天然保湿器:耳屎能使外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,防止耳道的过分干燥。
2.杀菌作用:耳屎中富含的脂肪酸能在耳道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薄膜,具有轻度的杀菌能力;同时耳屎一定程度上也能抑制细菌的滋生。
3.保护罩:耳屎可以防止小虫子进入耳道的深处,可以减轻声波对耳膜的冲击,一定程度上避免深处鼓膜、内耳的意外损伤。
耳屎:不要挖,我会“自己掉出来”
大家可能很困惑,在耳道这个小小的“死胡同”内,如果不挖,耳屎不会越积越多吗?
其实,耳道的自洁功能很强大,特别是干性耳屎,人们在日常活动中大部分可自行掉落至体外。比如,吃饭、说话、唱歌、睡觉及运动会促使耳屎往外跑,直到掉出耳朵外。
所以,一般正常情况下,大家不需要担心耳屎会堵住耳朵,也完全没有必要去挖耳朵。觉得耳屎堵住耳朵了怎么办?
如果您觉得耳朵好像被耳屎堵住了,那您最应该做的不是自行挖耳,也不是去采耳,而是去医院就诊。
因为外耳道的皮肤比较薄,皮下就是软骨,容易损伤,且挖耳的工具较坚硬且可能不洁净,易引发耳道炎症;即使看似柔软无害的棉签,也可能把耳屎越推越深,反而增加清洁难度;此外,如果耳屎离鼓膜很近,或耳屎与鼓膜颜色相似,或挖耳时手不稳,亦或被别人误碰时,容易引起鼓膜穿孔,进而损伤听力。
所以耳屎堵住了,建议去医院就诊,相关滴耳液滴泡3-5天后冲洗是目前较常规、安全的选择。
本文作者: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高楠配资牌照查询
京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